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龙兴华夏 > 第四百八十九章 林义哲VS张佩纶(2/3)

第四百八十九章 林义哲VS张佩纶(2/3)

林义哲回想着脑中关于张佩纶师徒的历史片断,突然间,他的脑中猛地闪过一

从那一次邓世昌奉自己的命令送柳原前光等人去天津的行动开始,直到这一次的荣登师哗变,邓世昌的为人机智细和幽默恢谐的一面,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了,而行事的风格,也沾染上了自己的“腹黑”那一

李鸿章说得很是简略,并没有详述,但林义哲从这短短的字里行间,已经知了荣登师哗变的结果。

对于张佩纶的生平,熟知历史的他,当然再清楚不过。

虽然他知,张佩纶之父张印塘与李鸿章是早年旧识张印塘字雨樵,嘉庆己卯科举人,曾任浙江各地县官。张印塘人生的最后几年,一直在安徽与太平军作战,在征战中与当时刚从北京回乡办团练的李鸿章结下了情。李鸿章曾为他撰写墓表:“方江淮鼎沸,独君与鸿章率千百羸卒,崎岖于忧攘之际,君每自东关往来庐州,辙过予里舍,或分转战,卒相遇矢石间,往往并论兵,意气投合,相互激励劳苦。余谓古所传忍负重者,君殆其人。”——作者注,张佩纶很早就和李鸿章相熟,应该了解自己和李鸿章的关系非同寻常,但这并不表明,张佩纶会对自己如同李鸿章一般。

在原来的历史时空当中,曾经对洋务派颇有非议没少给洋务派添堵的清领袖李鸿藻,最终可是成了李鸿章在朝中的线!而他们之间的居中联系人,便是在江之败之后成了李鸿章东床快婿和重要幕僚的张佩纶!

林义哲正在那里浮想联翩,门房来报,说翰林院编修张佩纶来访。

“老爷,李制台发来电报了。”

自从北京和天津通了电报之后,林义哲和李鸿章之间的通讯变得方便起来,二人经常借电报互通消息,并及时换对于洋务大计和时局的看法。而朝中及地方的一些保守顽固派官僚们现在仍然不屑于使用这“奇技巧”。

慈禧太后可是都指过自己,说清并非铁板一块啊!

李鸿章的电报很短,告诉他“荣登事毕,不日将见邸抄”,接下来便是向林义哲询问建造沿海炮艇的相关事宜。

原来历史时空中的北洋海军“致远”舰带邓世昌任事勤勉,治军严格,而且不带家属、不在岸上购建寓所,终日在舰上居住,与四购房纳妾的“济远”舰带方伯谦等形成了鲜明对比。从军27年,邓世昌仅仅回过3次家,其中最长一次不过7天,甚至慈父去世时,也因为时值中法战争,考虑到海防大局张,而毅然背负“不孝”之名没有归乡,只是在住舱里一遍遍手书“不孝”二字。“不饮博,不观剧,非时未尝登岸。众以其立异,益嫉视之。”这些不随大,显得特立独行的作风,愈发使得邓世昌遭到闽党军官群的排挤和憎视。

李鸿章在电报中用了“事毕”一词,并且说“不日将见邸抄”,就说明荣登师哗变的事,丁宝桢并没有能够掩盖住,已经给他到了朝廷那里!

想到丁宝桢这一次得吃不了兜着走,林义哲不由得冷笑了一声。

林义哲,从仆人手中接过电报打开,看了起来。



而自从自己现在这个时代,和这位传奇人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之后,林义哲越来越觉到,自己的“腹黑”属,已经传染给了邓世昌!

而张佩纶这个人,恰恰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!

虽然张佩纶、李鸿章分属“清”、“浊”两大对立派系,但后来随着时间的变化,“清”的中,例如张佩纶、张之、陈宝琛等人,在治国理念上并不迂腐,他们与封疆大吏李鸿章等人有着广泛接,相互间建立起厚的人脉关系,在许多重大事件中互通信息、协同行动,并未受到派系的约束。

想到邓世昌派人给自己发来的那些电报,林义哲的嘴角现了一丝怪异的微笑。

自己能不能利用这一,在清里面,为自己和洋务派培养代理人呢?

北京,贤良寺。

而李鸿章接下来和他商议沿海炮艇的建造问题,等于已经明白的告诉他,荣登师将被纳北洋师的麾下,这些新的沿海炮艇,将是备给荣登师官兵的。

毕竟,现在的张佩纶,还是“北清”领袖帝师李鸿藻的得意门生!

听到是张佩纶前来拜访,林义哲不由得微微一怔,心中立时警惕起来。

所谓“格决定命运”,邓世昌的命运,也许就是在这不知不觉的情况下,得到了改变的吧?

如果自己通过张佩纶来影响李鸿藻的话,至少可以保证李鸿藻不会与自己为敌!

不会想到,他的这个折一上,会给他本人带来什么样的后果。

事实上,这场哗变,他林义哲,也是在里面掺了一脚的!

对于这场事变的详情,没有人知得比他更清楚!

【1】【2】【3】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【gb/第四爱】欢迎来到【极袄】病恹格格遇宠夫她会在我的海湾里漂流NPH重回九零我只想学习燥雨(校园 1v1h)为舟【古言 NP】